但堂堂王子不养在宫中养在臣子家中本就很可疑,世家大族普遍认为是辛旽谋藏祸心,所以才会刻意传出这等风言风语,还曾一起去上奏弹劾过他,只是王颛的态度一直很暧昧,不承认不否决…
但朱标却是知晓怎么回事,道衍也居住在辛旽府中,自然接触过此子,以道衍的能力,有什么想知晓的,总能有办法查清楚。
那是去年的事情了,道衍来信曾告之过朱标,辛旽最得王颛信任之时曾请他到府中共同研读佛经,刻意安排之下,让王颛临幸了一个叫做般若的侍妾,并成功怀上了孩子。
由于那时候鲁国公主尚在世,王颛没有胆子将般若接进宫中,所以就安置在了辛旽府中,结果第二年孩子出生,但鲁国公主去世了,之后王颛性情大变,再也不关注那个孩子,所以一直就留在了辛旽府中。
只是王颛也不知道,他那个亲生骨肉早就被活生生的溺死了,如今那个孩子是辛旽的亲子,可见其早就有取而代之的野心了。
当初道衍就曾在信中说过,此子日后必有大用,如今果不其然,辛旽以及王颛死后,最适合继续高丽王位的莫过此子了。
高丽王室旁枝子弟不少,其中也不是没有英才,但朱标可不希望一个有为的王上位给高丽带来希望,牟尼奴这种玷污王室血脉的东西,最适合为高丽王朝送葬了。
用东西来形如一个孩子不太适合,但现实就是如此,他是王颛的工具,也是辛旽的工具,到最后是朱标的工具,而他个人的一切都不重要。
半个时辰后,较厚的一叠信纸被密封好,将会连夜被送出皇宫,经由明暗两条途径送到身在高丽的道衍手中。
一场大戏就要开锣了,真想亲眼去看看啊,虽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感觉也不错,但终究还是不太过瘾,颠覆一个国家,想想就让人激动。
朱标突然有些理解道衍的兴趣爱好了,区区一个高丽都是如此,更别说在大明改天换日了,所谓大丈夫生于世,生不能九鼎食,死亦当九鼎烹。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