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来的路上听道殿下与常茂说话,殿下是属意沐英镇辅云南?”
“是,您镇守京师,徐帅坐镇江南,堂兄镇守北疆,宋国公坐镇西疆,卫国公坐镇辽东,诸王年幼,合适的人选也就剩他了。”
朱标接着说道:“而且也是年轻体健,云贵之地到底不同于中原,叔伯辈的侯爷们去了恐年岁不久。”
常遇春点点头道:“臣自是无异议,只是云贵初定必多反复,他们经验尚浅恐难以镇抚两省之民,最好还是选一個才能出众的大员主治,臣记得刘伯温就在四川吧?”
刘伯温身体有多差你们还能不知道?淮西人到底还是看不惯浙东人,这是生怕刘伯温不早死啊。
朱标只能摇头道:“刘伯温身子垮了,本宫也以应允收复云南后就让他告老还乡安度晚年。”
常遇春遗憾的叹了口气,刘伯温杨宪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杨宪已死也就罢了,刘伯温这老贼真是祸害遗千年。
从这儿也可看出老朱当年扶持浙东文臣对淮西一系造成了多大的压力,要知道淮西勋贵可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较边缘的成员怕是都比刘伯温的爵位要高一些。
如此悬殊差距,但在老朱的安排下,浙东集团在青田先生刘伯温的带领之下,不仅能与如此实力雄厚的淮西集团分庭抗礼,甚至一度将淮西集团打压得抬不起头。
皇帝拉偏架大家都能看出来点,但如此大的差距可不是拉偏架就能拉住的,论起权谋之术刘伯温确实要比李善长都要强出不少,更别说那些武夫了。
这还是刘伯温被老朱赶鸭子上架,被迫应战的结果,谁都不清楚刘伯温尽全力是什么样子,因此老朱极不喜此人,或者说忌惮。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