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每年都会因此暴赚一笔红利,不说出口蚕丝、瓷器的利润,就光是全国各府的专刊权,少说也得有几百万的进账!
商人逐利,不可能平白的年年给朱由校送钱,谁都知道,和朝廷合作的利润相比于这点损失,可是太丰厚了。
和朝廷合作,也就相当于你有了官家这个后台,无论怎样,地方官府都会给你行一些方便。
很多精明的大商人其实不是为了一次合作,而是为了持续“充值”官家这个后台,只有先从第一次合作打开了天窗,才好继续说亮话。
此后再和朝廷进一步“合作”,搞一些光天化日不能做的买卖什么的,这就都好商量了。
比如边关的茶马交易,再比如山东六府的私盐变官盐,或是各地饥荒时倒卖粮食,这些都是动辄千万的暴利。
可这些每一样都是要杀头,常人没有官家的后台,就算你在商界有天大的能耐,有顶了天的威望,又岂能斗得过手握刀把子的朝廷。
以往次朝廷在明面上都是和地方商人零星的合作,并没说有如今这个规模,这次的意思很明白了,要明明白白的塑造一批皇商出来。
听话,你就能和朝廷合作,和朝廷合作,你就能财运亨通,有面子也有银子!
这个年代的商会,都是由地方有头有脸的大商人所组成,各商会的东家,必定也是有钱有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