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5章 成都之围 (3 / 4)

作者:南无臭蛋 最后更新:2022/10/3 2:47:15
        西川下辖的州县接连发生兵变,如简州、资州、蜀州、嘉州、戎州、雅州等,大部分是将领挟持官员,也有民间好汉挟持官员,然后投降王建。

        在王建“师出有名”的计策下,兵变不再可耻,而是光荣,其实若再矫情一些的话,兵变也不能叫兵变,而是起义或投诚。

        邛州刺史毛湘,是田令孜的亲信,深受田阉恩惠。在外无援兵、内无粮草的窘境之下,毛湘自知城池沦陷在所难免,于是对手下说道:“我深受田令孜栽培厚爱,所以愿意替他誓死守城。可其他人凭什么跟我同受围城之苦?哎……你们拿着我的人头,投降王建去吧。”

        交代完后事,毛湘沐浴更衣,慷慨赴死。他的手下拿着他和两个儿子的人头,向王建献城投降。

        受降仪式上,邛州百姓、官员、缴械的将士们,无不感念毛湘,泣不成声。

        成都的城防堪称固若金汤,韦昭度、王建等率领十多万人,耗时三年,仍无法攻克。

        三年的围困,使得成都城内粮食匮乏,大街小巷全是被遗弃的儿童和婴儿。

        于是有人做起了走私粮食的勾当。他们潜入朝廷军的营地中,将粮食走私入城,而这些粮食走私贩基本都是成都城里的平民,不是经过专业训练的特工,因此他们很容易就被朝廷军的巡逻兵捉住。

        巡逻兵将情况报告给总司令韦昭度,请示处置办法。

        韦昭度宅心仁厚,说:“满城的饥民,我们怎能见死不救?”下令将粮食走私贩全部释放,不准追究其“资敌”之罪。

        也有被城里的巡逻兵抓获的,同样上报给了总司令陈敬瑄。陈敬瑄也同样选择了宽容仁慈。面对粮食走私行为,陈敬瑄面露羞愧,说:“是我不好,害得百姓如此苦难。我恨自己没有办法救他们一命,既然他们有办法自救,那就再好不过了,今后你们不要再为难他们了。”

        敌我双方最高领导人均表示粮食走私行为合法,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这一行中。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