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11章 抬棺六臣2 (3 / 5)

作者:南无臭蛋 最后更新:2022/10/3 2:47:15
        唐朝的李善、吕延济等六人为《文选》做注,即《六臣注文选》,是众多《文选》版本中最具代表性、流传最久的注本。

        5,唐末六佞臣,即上文的“专业团队”。

        那么“姓名不入六臣传”中的“六臣”是借用的哪个典故,应该如何解释呢?

        被赠诗的这位寿星老——方回,一口咬定是“抬棺六臣”,认为这是仇远诋毁自己,把自己比作柳璨、薛贻矩之辈,骂自己是奸臣。

        方回对身边人说道:“他说我是唐末六佞臣,不就是暗指当今圣上是朱温吗?敢骂皇上是朱温,好大的胆子!”于是就要去告官,要杀仇远。

        关于方回的故事,还有很多,与本书无关,不再展开。我们只说“贺寿诗事件”。

        如果非要断章取义,只盯着“姓名不入六臣传”来看,仇远确实有口难辩。但只要稍微具备点儿诗词常识的,就会结合后半句,以对偶、对仗、互文等修辞手法反推整句话的真实意思。

        “容貌堪传九老碑”,这里还有一个典故——“九老”,说的是以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首的九位历史名人。白居易仕途坎坷,屡次遭贬,晚年退居香山,号“香山居士”,时常与文人墨客到香山寺游玩,登高远眺、吟诗作赋,陶冶情操,时人敬称他们为“香山九老”,后人为纪念他们,在香山寺修建“九老阁”,阁内塑有九老尊容,而香山寺也因此成为文人墨客们的圣地。

        方回也是一位诗人,所以很明显,仇远是在给方回唱赞歌,这句诗的意思是夸他的水平可以与注《文选》的六臣相媲美,与白居易等“香山九老”同日而语。

        却不知为何,方回偏偏断章取义,一口咬定仇远是借“抬棺六臣”暗讽皇上,并要告官杀之。

        也许……只有同行之间才是赤裸裸的仇恨。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