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08章 奇才 (2 / 3)

作者:安化军 最后更新:2021/12/13 12:25:05
        刘几接过,仔细看了遍,放在案上。道“只是一天的时间粗看三本书,写出这种策论,确实非一般的读书人可比。这个学究,以前有没有在军中过?”

        温靖道“末将问得清楚,此人就是个村学究。自小贫穷,只是特别聪明。小时随着村里的一个读书人,学过一年多。就凭着这一年多学的,以后多看杂书,竟也自学成材。在契丹的时候,日常教着乡下的几个孩童,收些束修。来了雄州,便就只是种地做活。”

        刘几奇道“如此说来,这个孟学究,倒是有些本事。看他策论,条理清晰,不管里面说的对与不对,都有理有据,不是随口乱说。这些日子看了这么多人,就是他的策论最靠谱。”

        温靖道“在雄州考试的时候,我便说看过。第一日发下书里,别人都是不知所措,要么抱着一本读个不停,要么这本看一看,那本看一看,没有头绪可言。惟有这个孟学究,粗看之后把书分类,而后一本一本看下来。所以第二日制策,只有他能按书里的内容写出来。”

        刘几越听越奇,觉得孟学究还真不是个简单的人物。世界上从来不缺人才,只是大部分人,一生中没有机会接触自己擅长的事业。那些出类拔萃的,大多都是机缘巧合。真正独一无二的人物,人类历史上不能说没有,很少就是了。

        孟学究便是如此,小时候没有个读书人在村里,他可能连字都不认识。如果不是军校招人,他就只是在乡下种田,粗识几个字的村学究。遇到机会,便就显出本事来。

        一直到现在,孟学究也不知道自己特殊在什么地方,显得诚惶诚恐。但在刘几和温靖看来,他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这个年代,读书人一生,也不会看很多书,与后世的读书人不能比。在突然拿到三本军校教材,看一天的情况下,第二天就能有模有样地写出策论来,而且立论有据,是非常难得的。

        用这种办法考试招人,实际上是刘几降低难度,想多招些罢了。大部分读书人,拿到那三本教材之后,根本就不知道里面说的是什么,做什么用。用书里的知识写策论,大多部牛头不对马嘴。大部分人都是按着自己理解,从书里摘些词句进去,表示看过书了。

        孟学究的策论里,说的不一定就对,但基本逻辑是从书中来的。一看就知道,仅用一天时间,他就大致知道了三本书中的内容。书中的基本原理,大致掌握。这种能力是所有考生中惟一的一个,除他之外再无别人。所以温靖看重,刘几也觉得甚是惊奇。

        想了又想,刘几道“一次考试,许多事情还看不出来。这样吧,此事不必过分声张,让这个孟党先入军校,进指挥官的序列。且看他学的怎么样,我以后自有安排。”

        温靖叉手称是。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