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6章 身边人 (2 / 4)

作者:安化军 最后更新:2021/12/13 12:25:05
        赵祯听了问道:“炮兵要学许多东西吗?别人就学不好。”

        石全彬苦笑:“官家,河曲路军中处处是学问,不只是炮兵如此,其他各军都如此。不过炮兵学的东西格外多,格外深,真不是一般人能学会的。他们的册子我看过,着实学不了。官家想啊,他们靠眼睛看,就能大致算出一二里内离的距离,牵扯许多学问。这不是靠做得多估出来,而是真靠算出来的。这且不说,算出距离,还要把炮调得指哪里哪里,这哪是一般人办到的!”

        赵祯点了点头:“我问过,现在的禁军中虽然有炮,却无人能做到如此。炮兵俸禄高,职级高,想来是因为如此了。人才难得,训出一个不容易。”

        石全彬道:“官家说的是。我初到随州的时候,听说炮兵几乎全使臣、效用,觉得职级太高。等到跟他们一起到河曲路,经历战事了,反觉得他们的职级不高。一个炮兵,战场上相当于数个步兵。而那些重炮,遇到战事一门比一营步兵还厉害。除了毙契丹皇帝,顺化渡时,窦舜卿部就发了几轮炮,吓跑了埋移令公大军,俘了几千人,自己分毫未损。”

        赵祯沉默一会,点头道:“火炮委实是重器。姚守信是个人才,该当重用才是。”

        这话听着石全彬一点不觉得稀奇。毙契丹皇帝那一战,姚守信就显了本事,他的军功纪录很难有人打破了。姚守信的本事,河曲路军中人人都服,也就是京城这里有人不信。

        赵祯道:“其他几位将领你觉得如何?”

        石全彬道:“刘军主原是文职,亳州时与经略为同僚,有些旧谊,不过没有深交。军中两人多是公事为主,私下交往不多,两家没有什么交情。杨文广、赵滋和窦舜卿俱是朝廷所派,跟着别人一起学,但他们与刘军主一样,从来不参加考试。河曲路数战,连立战功,军中人心才真正服他们。”

        说到这里,石全彬想了下,摇头道:“官家问我经略是何种人,我想来想去,实在说不好。因为不只是与我,经略与刘军主、杨文广、赵滋、窦舜卿,包括姚守信,都无私交。没有公事的时候,经略读书写字,甚少与人来往。偶尔有了兴致,与人饮酒,也是哪个有空叫哪个。不只是他们,我有空闲,经略也叫我一起饮酒。私下不谈公事,公事中绝不问私情,我印象中,就是如此。官家派我去时,要公文我们两人联署,后来都是如此做的。有时意见不同,经略会仔细地与我分说商议,并不独断专行。有时事情不重要,他又不耐烦了,便由着我说的做。重要事情说不通,如分兵两路,进攻党项,我当时就不同意。经略就在奏章上写上我不同意,还是两人联署发了来。”

        听了这话,赵祯微笑:“你当时不同意与党项一战,宰臣们都记着呢,所以军功你最少。当时要不是韩琦在军中,力主开战,也没有此番大胜了。现在有没有后悔?”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