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15章 来自邻国的感谢 (2 / 3)

作者:陶良辰 最后更新:2021/12/12 23:19:51
        “醇亲王府”这几个字在门口挂了百多年,已经成为北什刹海畔的一道风景,没什么比时间更恐怖,它可以消磨泯灭掉人类留下的一切痕迹。

        终于,今天这座醇亲王府也消失了,随着鞭炮炸响,韩宣满脸笑容掀开盖在牌匾上的红布,上面是邓先生亲手书写的“韩府”二字。

        当年这块牌匾做好时候,韩宣已经离开燕京,直到这次过来才将它给挂上去,这算是大事,赵老头不敢擅自做主。

        花点时间将牌匾挂好,右下角那三个字,勾起太多人的回忆,邓老一生戎马,眨眼间已经去世一年多了,记者们从各个角度拍好照片,连央视的人都赶来,想请韩宣做个简短的采访。

        韩宣答应了,让赵老头帮忙派人把爆竹屑扫干净,请记者们进去坐坐……

        这次算是私下前来,没有正式的官方身份,采访内容大多是些很随意的“感觉华夏这几年变化大不大”、“感觉祖国怎么样”、“吃得习惯吗”之类的问题。

        答案信手捏来,随意回答点什么,感觉能凑够一篇报道,他们便因为贸然前来而道歉,提出告辞。

        上面有人吩咐过,不许来打扰他,这次采访足够让记者们感到满意。

        近百年来,华人在国际上被无视太久,好不容易出了几位重量级的知名华人,他们因此感到自豪与骄傲,言语举止间对韩宣都带有亲近感。

        就在他准备去收拾东西时候,有人用韩语高声喊道:“韩宣,感谢你爷爷送给我们朝显人民的粮食,请帮我向他表示谢意!”

        韩宣回头看看那位中年记者,笑着露出个OK手势,也用韩语开口说:“好的,先生。

        我的慈善基金组织将会另外向你们捐赠二十万吨大米,希望你的国家能够度过难关......”

        南**分割几十年,在文字和语言方面形成巨大差异,韩国人对外开放,因此多出许多外来词汇,两边语言发音与意思大多相同,日常对话互相之间能听得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