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90章 萌虎也是虎 (2 / 4)

作者:陶良辰 最后更新:2021/12/12 23:19:51
        美国大学学生们居住的宿舍,跟华夏多人合住的上床下桌不同,大多就像小面积的公寓,两三个人居住在一间。

        对于很多离开家乡外出求学的大学生来说,学校宿舍可能就是未来四年或更长时间内的另一个家,而舒适的宿舍环境,对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至关重要。

        哈佛大学高质量宿舍名声在外,常年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留校住宿率,一直是让这所学校历届校长们感到骄傲的成就。

        老妈当年也住在学校里,格莉丝是她唯一的舍友,两人在一起住了四年,看她们聊天时候开心大笑的模样,就能知道那份友谊依然保持着,曾经来雪山牧场找过老妈,韩宣小时候见过她。

        提到关于宿舍的话题,自从位于华夏崇明岛的雪山大学开办以来,大洋彼岸关于它的宿舍太豪华,说对学生们起不到艰苦锻炼神作书吧用的风言风语,就没在社会上停止过。

        前些年,韩宣去雪山大学参观了宿舍,三人或四人一间、有公共客厅、全套电器、独立洗浴间,设施确实挺不错,当他从老爷子口中了解到这些无端指责时候,格外无语,谁说上大学就一定不能住好宿舍?

        剑桥、牛津、哈佛、斯坦福、耶鲁等知名大学的宿舍环境那么好,也没见从这些学校毕业的学生差劲,工神作书吧起来还不是比谁都卖力。

        可见“环境艰苦”和“出人才”这两者之间,并不能画上等号,好的住宿环境属于正常生活需求,需要培养学生们吃苦耐劳精神,应该寻找更加合理的方式,比如承担一定社会义务、增加课余工神作书吧锻炼机会等。

        直到十多年后,许多夏季天气炎热的地区,学校宿舍里依然没有安装空调或者电扇,甚至在夜晚某个时间段以后强制停电,导致学生只能用充电宝带动小风扇,充电宝的容量小了可不行,夜里没风会被热醒......

        “中南学子耐热强,电风扇,酸梅汤。教学楼里,无处话凄凉。纵使心静暑难降,自习室,桑拿房。

        辗转反侧梦难香,汗沾裳,床板烫。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今年仍要大声喊,装空调,李校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