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316章 伐蜀战争2 (2 / 9)

作者:南无臭蛋 最后更新:2022/10/3 2:47:15
        否定了段凝之后,群臣一致推荐李嗣源挂帅。

        李嗣源追随李克用多年,有丰富的作战经验,更在军中有极高的声望,灭梁战争中,功居第一,又在抵御契丹的战争中成为新的长城,李嗣源同志足以服众、足以担负伐蜀重任……足以顶替李存勖同志繁重的皇帝工作。

        在李存勖的心里,谁都可以入蜀,甚至可以是段凝之辈,但唯独不能是李嗣源。可这种掏心窝子的话只能烂在肚子里。

        关键时刻,郭崇韬帮李存勖解围,说契丹气焰正盛,非李嗣源不足以抵御,李嗣源绝不可离开河朔地区。

        郭崇韬反对李嗣源入蜀是有他自己的私心的,我们后文会提及。

        否定了李嗣源之后,郭崇韬给出了伐蜀大帅的合适人选——皇太子李继岌。

        这句话与李存勖不谋而合。皇太子李继岌身无尺寸之功,与自己当年袭位前的处境一样,在吸取了经验教训之后,李存勖也有意把李继岌投送到战场中去,混资历、混声望,此次伐蜀正是镀金的好机会。

        按照唐朝政治圈内的潜规则,皇储都会有“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头衔加持,收割胜利果实,而真正出力的都是副手。

        “娃娃年纪还小,难以独自肩挑伐蜀重担,应该为他找一个得力能干的副手——”李存勖看一眼郭崇韬,“没有人比你更合适了。”

        跟李嗣源相比,郭崇韬更值得组织信任。首先,他的资历、威望、功劳等等亦足以服众;其次,他不是皇族宗亲,而且是文官,不会影响到李存勖的统治。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举报纠错 回目录 回封面 下一章>> (快捷键→)

大家都在看?